“和而不同”与和谐校园

发布人:王晓灵资讯来源: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3-03-11 17:01:49点击数量:1129

 

365台湾备用网址  周国耀
【摘要】“和谐”不但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发展主题,而且也是自古以来人们所关注并努力探讨实践的一个文化命题,本文着眼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实践,从对“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及文化意义的阐述入手,提出了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和而不同 和谐社会思想文化意义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今一个重要的发展主题,这一理论的提出及其实践,对舒缓现代社会因激烈竞争产生的焦虑心理、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学术偏见、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团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许多学者已经从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探索阐述了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以及实践指导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与完善,并对当今中国各行各业的建设与实践发挥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理论探讨以及实践,应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谐理论的研究,尤其对中国人文化心理的研究,并且将其纳入现代和谐理论体系之中,并以此作为参照,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不仅仅是丰富和谐理论体系在学术研究上的需要,同时也是如何根据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使之收到较大成效的现实需要。
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宣扬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与传播文明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传承人类文明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此,本文将从和而不同这一文化层面着重探讨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及文化意义
所谓和而不同,即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之意。从哲学的层面上讲,不同指的是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指的是不同事物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同一性。和而不同既承认事物的差异与矛盾,又强调事物之间的辩证统一,强调和平共处与总体上的和谐。差异性与多样性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形式,不管你是否承认,它都是客观现实。只有承认不同,才有可能达到”——更高层次上的
作为一个极具东方文化智慧的古老哲学命题,和而不同在西周末年已经出现。《国语·郑语》中对这一对哲学范畴曾有过具体的阐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①。这段话不仅提出了的命题,而且对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这可视为最早的和谐理论表述。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名臣晏婴将推广到群臣关系以及治国政策上,可以说是和谐理论在政治上的推广应用。晏婴以饮食为喻,具体阐述了和而不同的内在关系。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②。饮食如此,治国治民也应如此。在同一的政治目的下,集聚起各方政治力量,调和其矛盾,取其相同相通之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平其心,最终实现共同的政治目标。
而孔子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③,和而不同这一和谐理论由此从哲学、政治范畴上升为涵盖政治、哲学、社会学的文化观,变成了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认识。孔子认为,在学术论辩中,君子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纠正其错误意见,力求结论公允,绝不盲从,这叫做和而不同;而小人却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叫做同而不和④孔子甚至把和而不同同而不和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其爱憎取向是十分鲜明的。虽然君子、小人并非是道德意义上的善恶标志,但孔子对和而不同的简明扼要的阐述,对当时以及后代在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中如何处理学术之争、门派之见,最终达到和谐相处,互为促进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中华文化中的和谐理论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孔子以下,经过荀子等人的反复研究论证,和而不同得到了更为具体、科学的阐发。
值得关注的是,在孔子时代,这种认识并非仅限于儒学一家。有文献资料表明,同时代的道、法、名、阴阳等诸子学说在其论述中,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都有或隐或彰的显现。例如《庄子·天下》就以和而不同为标准对当时各家学说进行了具体的评判,类似的评判著述还有《荀子·非十二子》。
概而言之,和而不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一个特定的范畴,其内涵集中表现为对事物的三种关系的认识和朴素表述:(1)天人关系;天人合一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人际关系;既注重在社会关系上礼尚往来人和,又强调道德伦理上君臣有序人伦。(3)人我关系,即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因人生苦短而感悟进取的价值,同时又强调道德自我完善的生命意义。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秦汉以下,虽然政治上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但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博采众家,终于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具有强大同化力的中华文化。魏晋南北朝及唐代的佛教中国化,宋明理学将传统道学与儒道释三大理论体系集为一体并创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道学体系,以及儒、道、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其实都在显示和而不同的文化认识以及实践精神。
要之,正如先秦时期儒家哲学经典著作《易经》所归纳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和而不同的文化意义在于它显示了一种博大包容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突出地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内在构成以及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和取舍实践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互补并且逐步发展成为文化的主体,以及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的容忍和吸收,无不是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精神力量使之然。尽管其间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中国文化在各种不同价值系统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冲击碰撞下,逐步走向融合统一,表现了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⑤尽管时代有先后,学术上各成一家且门派林立,但众多文化大家其不拘泥于某一家某一派学术见解而融会贯通、取其精髓、为我所用的理论建树和具体实践,不但是泱泱大国的胸怀显示,更是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形成的内在因素。
和而不同的文化意义还表现在这一和谐理论对当代社会如何构建和谐平等关系的启迪作用。
党中央在十六大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观念,并将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发展。而要在中华文化这一特定文化背景下实现上述目标,关键的是要解决现代社会中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和与不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首先应是一种文化上认同。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伦理关系、道德价值观、审美情趣、欣赏习惯等,凝聚为中国人所特有的文化理念,这是的核心,也是中国现代和谐社会形成的基础。与此同时,社会阅历、文化层次、师从学问、个体秉性以及民族、地域等因素又促使了整体社会下多样性的形成,这就是不同和而不同强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尤其强调之下的不同,所谓和合故能谐即是此意。这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方面在注重统一性的前提下提倡多样性,这正是和而不同的文化意义所在。
注重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并提倡统一性与多样化的辩证统一,这是和而不同从哲学的理论思辨走向构建统一而多样的社会关系、文化观念的实践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  
二、建设和谐校园的思想文化目标
如上所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假如说,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又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那么,建设和谐校园不但是新时期发展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而且也代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学生的共同心愿。学校教育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就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某些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要把学生当作未来社会的主体,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并践行先进的文化理念,使之品德高尚,胸怀宽阔,人格健全,行为规范并富有创新精神,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并成为建设和谐的主要力量。其次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目标,加强特色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形成同一主流文化下的多种文化的相互依存与融合,实现特定校园中的学术自由,文化繁荣,共同进步发展,这正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目的。
为了达到一目的,有必要根据时代要求和当前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制定建设和谐校园的思想文化目标。
总体目标:在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方针指导下,以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主要目的,实现大学校园中的学术民主公平竞争、各种关系的和谐平等与多种文化成份的融合,增强先进文化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彰显具有文化战略眼光和校本特色的大学精神,培养品德高尚、基础理论扎实、技能熟练、人格健全的适用人才。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总体目标,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可以将上述目标细化为以下分目标。
第一、实现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互补融合
在现代校园中,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得日趋明显。重要的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处理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之逐步统一于共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之下。
校园中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各种文化观念的差异与冲突。这种差异乃至冲突虽然不象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血腥搏杀,但是由于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其所承担的传承人类文明、培植高尚品格、凝聚先进文化精神等职责,使得校园中的文化冲突成为一个值得深度关注的问题。一般说来,这种差异与冲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学术之争;即从不同的思想文化理念提出了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之差异而产生的学术争鸣。其二、办学指导思想及管理理念的不同见解;这主要体现在学校决定机构和管理层次。例如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上,是以为主,抑或以育人服务为主;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是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注重技能的训练等等,这些观念上的差异,表面上看似乎是教育学、管理学上问题,但其根源还是在于文化理念上的立足点不同。其三、教师、管理工作人员与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审美情趣上的差异。凡在学校中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师生关系的不同程度上的紧张不和谐,说到底是在对待同一事或同一行为,教师与学生的反应与评价是不一样的,当代学生对超女网上搞笑奇装异服的特殊兴趣,往往被老师们视之为无聊空虚品位低劣而深恶痛绝。两者之间确实横亘着一条代沟。这种认识与爱好的差异,说到底还是一个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也即是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主流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主流,具有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向导的特性,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朝向,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观等方面起到主导性、方向性的作用。非主流文化指的是在价值观念、道德评价、生活爱好、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述等方面有异于主流文化的另一种形态,有人将之分为亚文化反文化两种,并定义为亚文化在某些方面与主流文化价值体系有所偏离、有所区别的文化形态,它不否定主流文化,而是以其特有形态补充主流文化反文化又称反主流文化,它处于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信仰、生活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处处向主流文化提出挑战。其实,在现代校园,文化上差异与冲突主要表现在主流文化亚文化之间,反文化虽然也有,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还无法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现象,还不可能对教师及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过程中,首要问题是应正确处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亚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坚持以主流文化为核心为指导,在承认文化多元化的现实存在以及非主流文化的积极的一面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沟通等方式,以调和消除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矛盾,摒弃非主流文化消极落后低俗的成分,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认同并践行主流文化,促使校园中的多元文化的互补融合,建设一个思想活跃、文化氛围宽松、人人有追求、心情舒畅的和谐校园。
第二、营造和谐、民主、廉洁的学术氛围
和谐校园的建设,营造民主、廉洁的学术氛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着眼于多元化的互补融合,学术上的争鸣、交流、并行不悖完全符合“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这是因为,学校尤其是高校,不但是以教师为主要群体的教育机构,而且是人类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的基地,在对记录了历史沧桑、浩如烟海人类文明的研究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途殊而解异”的情形,在学术问题上持不同见解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了。假如,在学术问题上也“千人一面”、“百鸟同声”,没有了争鸣、没有了辩驳,这样不但会窒息学术研究,整个校园也就“万马齐喑究可哀”。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文革”时代的文化高压、文化一统,给国人留下的是痛彻肺腑的记忆。
营造和谐、民主、廉洁的学术氛围,应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杜绝以行政手段解决学术问题的行为,提倡不唯上、不唯权,反对“学阀”作风,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国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使得官僚阶层与“士”阶层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虽然孟子提出了理想化的“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主观点,但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现实中官僚集团的权势钳制,其思想、学问欲畅行天下,只能借助皇权及官僚集团的权势,或干脆自己出仕,以达到既能“治国平天下”又能推广自己的学说的目的,故“学而优则仕”大行其道。唐宋以下科举取士制度更是使得知识分子阶层与官绅阶层有了合二而一的机会,从而出现了“亦官亦士”的现象,这也极大地助长了党派之争与门户之见。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现代学术论争,就完全有可能出现为某种政治或平衡人际关系的需要而偏袒一方,压制另一方,用行政手段为学术论争下结论的情形。其恶劣影响在于打击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违背了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影响了学术论争的公平民主风气的形成。和谐校园的建设,对这种荒唐可笑而又被某些人视为理所当然的行为,应当加以制止,以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近年来,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嬗变,高校科研及学术界也基本摆脱专制政治的阴影,在共同为振兴中华民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建设繁荣富强中国而奋斗的大目标下开展各种学术论争,民主、平等、和谐的学术环境正在形成之中。2003年发生在北京大学的改革论争,人文学者与科学者之间围绕经济学家张维迎的改革方案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国人所关注的并非是这场论争的结论,而是其过程的意义,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学术论争的成功案例。通过各抒己见,激烈论辩而达成和谐,而并非一统,既活跃了思想,又促使学者们从书斋中走出来,关注现实问题,为同一个目标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较为成功地诠释了“和而不同”的精神。
2、变“文人相轻”为“文人相亲”,鼓励文人同行之间的学术争鸣,和平共处。
最早提出“文人相轻”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这是从文章上说的,但后来的文人却因为某种目的,党同伐异,所“轻”的不再是文章,而是文人了,故有了“文人相轻自古皆然”之感叹。有时候和谐宽松的学术环境往往会因为文人之间的成见而遭到破坏,真理、真知、真诚没有得到公正的认可和评价。在当代社会,“文人相轻”有时甚至从文人个体之间的轻视变成了诸如“炒作”、捧杀、棒杀之类的恶行,令人发指。因此有必要提倡“文人相亲”。尽管这也许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祈望,但不如此则不足于遏制文人道德之沦落、恶劣文风的蔓延。其实,历史上就不乏文人坦诚相待、相敬相亲的范例。如李白和杜甫,两人就是忘年交,不仅爱惜对方的才华,也关心对方的生活与命运。李白在被流放时,杜甫多次写诗表达对友人的关注,感情真挚。
3、反对“伪科学”,消除学术腐败。
学术界的腐败现象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市场经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的文人浮躁心态以及当代社会诚信价值体系的危机。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某一部分文人在学术方面“堕落”的问题,但透视其深层原因以及对学术道德、学术尊严的公然蔑视并由此产生的恶劣影响,我们不能不对此怀有深切的忧虑。剽窃、抄袭、生吞活剥、移花接木,甚至以“潜规则”逃避谴责,凡此种种,无不令学者蒙羞、学子寒心。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主要的目标之一,学术腐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公害,因而,和谐校园的建立,在提倡学术平等民主的同时,必须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和蔓延,还校园一片洁净的天空。
第三,建立和睦相处、与人为善的人际关系
校园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和谐校园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上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转型时期因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以及思想观念上的多元化,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社会诚信体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得人们在人与人关系的处理原则上面临着更多痛苦复杂的抉择。“义”与“利”孰重孰轻,孰先孰后,这是现代人的生存困惑。学校的人际关系表面上看似乎简单,但其实也在经受着同样的冲击、考验与抉择,而且外界人士因视学校为经济社会中的“一片净土”,更为关注校园发生的一切。马加爵事件、课堂冷暴力、教授走穴、研究生自杀等等,无不是媒体极感兴趣并大肆妙作的题材,可见其影响之大。
和谐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在“和而不同”的原则指导下,构建和谐的同事关系。
校园中的同事关系主要求包括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往往又集中地体现在工作层面及日常生活层面。从“和谐”的角度讲,理想的校园人际关系应该是在共同的思想文化及工作目标下允许个体在方法、途径上的自我选择。譬如,要求全体教职工为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总体目标而工作,又提倡各部门根据工作的性质及职责分工选择合乎实际的工作途径与方式,提倡教师在教学上创作改革,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这才是“和而不同”精神的贯彻实施。即“百虑而一致,途殊而同归”。
在这种原则指导下,领导者与群众的关系应是平等宽松的,领导者不应该以“主宰”自居,视普通群众为自己的“子民”;不应该搞“家天下”,以家长的身份对普通群众指手划脚、喋喋不休地训斥不休,而普通群众则应该改变自古以来的“仇官”心理(一种有意将“官民”对立的病态心理)和“媚官”情结,同心同德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
而教师之间的关系我们在上文论述“文人相轻”部份时已经有所涉及。假如说领导者与普通群众之间主要表现为工作层面的关系,那么教师之间不但是工作关系还有一个学术分歧、文化观念相左的问题。因而,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实现彼此之间的和谐相处,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
2、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内容。首先,以宽容的态度解决因为思想文化观念、审美情趣的不同而带来的种种分歧,使师生形成先进而合乎社会发展需求的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人生理想和基本一致的审美观念,实现师生之间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和而不同”的关系组合;其次,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他们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求全体教师“为人师表”,恪守师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行为示范与榜样。再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要变“训示”为“引导”,变“一统”为“多元”,允许并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切忌满足于在“高压”之下的表面的风平浪静,而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培养职业道德、增长常识技能,健全精神人格等目标。
3、关注平等的同学关系的建立。同学关系也是校园中一个敏感的问题,青春期的生理躁动以及性格上的相异,处世方法的缺乏,使得同学之间的矛盾复杂化、非理性化,如果化解不力,不及时,容易演变成为群体性的事件,因而校园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与学生有关的事件,是各级政府乃至媒体重点关注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校园取决于学生中人际关系的状态与现实性问题。尤其是要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给予深度的关切。这里所说的“弱势群体”主要是从经济条件和生理心理处于相对劣势的层面来讲的。这部分学生的状态和举动往往是和谐校园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重要的是加强精神成人教育,健全人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要让学生开阔胸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与人为善、推己及人的良好习惯。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主题的集体活动,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克服心理障碍,坦诚做人。
 
 
 

Copyright◎2011 365台湾备用网址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 招生电话: (0898)65922033、65925008   琼ICP备10200870号-1